六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理论涵盖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变得复杂,想要深入研究和全面掌握难度很大。从投资实务而言,相比完美、精妙的金融理论,我们更需要利用金融理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好地理解市场乃至预测市场。那么,金融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首当其冲:比如金融、风险、行为金融等。概念是抽象的定义,但是却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性质,是理解和研究的基石。其次,需要学习金融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比如采用均衡分析、无套利定价等进行资产估值。最后,学习金融理论永远是为了超越理论,因为具有完美假设的理论和人性实践矛盾之间的荒诞剧在资本市场的长河中一次次上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刻教训。比如,A股市场风格的频繁切换,今年价值股,明年成长股,后年周期股,以致很难找到常胜的投资者,去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今年可能就成了倒数前十。
(1)金融
金融:资金融通的简称。
金融(维基百科):金融是处理资产和负债在时间和确定及不确定状态下分配的领域。
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手册》):金融经济学运用经济分析的技术来理解个人的储蓄与投资决策,公司的投资、融资、分红决策,利率、金融资产和衍生品价格的水平和性质,以及金融中介所发挥的经济作用。
(2)人的行为
人是金融活动和决策的主体,人的心理、思考、行为推动着金融活动的运转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研究的核心就是对人在不同时间、不确定性之下的决策方式的研究,进而归纳出人的消费、储蓄、投资、资产配置的行为。
一般来说,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但心理学目前依然无法完美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模式,所以,经济学采用了理性人假设来规避人的意识主观性这个障碍。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与理性人假说相对应的行为金融理论则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因为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具有多面性,寻求合理决策的人总是陷入情感和理性的激烈斗争。就像散户总是希望买到能赚钱的股票,问题在于散户认知和能力限制,很难对各种公司做出独立分析判断,追涨杀跌成了唯一选择,因此在与机构的博弈中,散户总是吃亏,这种情况也叫“赢者的诅咒”,看似散户成了赢家,追涨买到了以为能赚钱的股票,但实际上却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经济学诺奖得主卡尼曼写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
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决定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使我们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但系统1很容易上当,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