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美国通知东盟6国,要求他们与美国达成协议,否则8月1日就要对6国进行关税调整。新加坡没被针对,但是10%的加征关税并没有取消。此外,美国还威胁要对新加坡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这无疑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
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引发的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新加坡政府于2025年7月正式宣布推出“企业应变计划”(Business Adaptation Grant),为受影响企业提供最高10万新元(约合55万人民币)的补贴支持。
该计划由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SERT)主导,将于2025年10月启动,为期两年,旨在协助企业优化运营策略、重组供应链并开拓新市场。
核心目的就两个:帮企业转型,保员工饭碗!

计划核心内容:谁可申请?如何申领?
1.资助对象与覆盖范围
该补贴明确面向两类企业提供差异化支持:
出口导向型企业:业务受美国新关税政策直接影响,需调整贸易策略或市场布局的企业。
制造与供应链重组企业:因关税导致物流、库存成本上升,需重新配置本地或海外生产基地的企业。
2.补贴结构与申领条件
共同出资模式:企业需承担部分成本,政府按比例资助,其中中小企业(SME)的资助比例高于大型企业(具体细则10月公布)。
3.使用范围——补贴可用于:
贸易合规咨询、自由贸易协定(FTA)分析;
供应链优化与市场多元化方案;
法律合同审核及制造流程重组成本(如物流、库存调整)
4.申请时限:
2025年10月开放申请,两年内有效,企业需提前评估自身需求与时间规划。


小贴士
如果你家公司因为美国关税受到了冲击,那计划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
补助多少?
每家公司最多可以拿到10万新币的补助金!
怎么用?
这笔钱可以用来请专业的咨询顾问,帮你分析业务、调整运营策略,找到新的出路 。
什么时候开始?
计划将从今年10月正式推出,为期两年 。
政府希望通过这种共同资助的方式,帮助企业,特别是占了本地劳动力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快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化危机为转机 。
行业适配性:哪些领域最受益?
1.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优先
尽管新加坡制造业2025年Q2增长达5.5%,但化工等传统部门仍受美国铜关税(2025年8月升至50%)威胁。该计划特别支持电子、精密工程等科技企业利用补贴进行供应链重组或开发非美市场,例如:
半导体企业:通过咨询优化东南亚产能布局;
医疗设备商:申请资金重组物流体系,避免200%药品关税冲击。
2. 贸易与物流业:借势升级枢纽能力
批发、物流企业(Q2增长4.8%)可利用补贴进行数字化改造或区域市场拓展。例如:
通过FTA咨询转向东盟或欧盟市场;
联合港口运营商(如PSA国际)优化跨境运输路径,降低关税依赖。
3. 初创与中小企业:多重政策叠加红利
中小企业占新加坡就业人口的2/3,除本计划外还可叠加现有优惠:
税收减免:2025年企业所得税减免50%(上限4万新元);
国际化补助:市场准入计划(MRA)提供10万新元/新市场资金;
初创豁免:成立三年内企业享75%~50%税务豁免。
企业行动建议:如何最大化利用政策?
1.预审资格,匹配需求
对照企业类型(出口型/制造型)梳理痛点,例如是否需法律咨询或库存优化,确保申请方向精准。
2.整合政策资源
将应变计划与既有补助结合申请:
叠加“生产力提升基金”(2025年新增30亿新元)推进绿色制造转型。
联合“技能未来补助”覆盖员工转岗培训成本(最高70%)。
新加坡在2024年吸引外资达1434亿美元(全球第二),其政策连贯性为企业提供了长期避险环境。应变计划不仅缓解关税冲击,更推动企业融入区域价值链——如通过东盟自贸网络降低单一市场依赖,或借助“全球创业者计划”吸纳国际创新资源。
10万新元的应变计划是新加坡为企业应对全球贸易重构注入的一剂强心针。在10月开放申请前的窗口期,企业需加速梳理自身短板、整合政策工具,将危机转化为供应链升级或市场多元化的转机。正如新加坡经济在2025年Q2展现的4.3%逆势增长所证——唯有主动应变者,方能于变局中开新局。
END